找到相关内容169篇,用时15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中国佛教

    思想,所以佛教的因缘生果义,一入中国即成庸俗的天神赏罚的三世因果报应说。六朝是道教兴起期,常以“玄之又玄,众妙”为标榜,故佛教的空假中道入中国,被人附会为虚幻消极。乙、神力信...  ──三十三年在复旦大学社会系讲──   一 佛教原来性质   甲 理论   1. 因缘生果   2. 本性空寂   3. 名相假立   4. 中道真实   乙 事行   1. ...

    太虚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33839545.html
  • 禅学的黄金时代(8):石头门下的后继者

    ,而且极为深刻。使我们想起了老子所谓的:“玄之又玄,众妙。”  那时,夜是一片漆黑。但在烛火点亮后,又被吹熄时,则显得特别的黑。当外在的光亮熄灭后,内在的光才射出了它的光辉。当然也需要因缘凑合的,...听了这话,龙潭才真正开悟。接着便问:“要如何保养种悟境呢”?  道悟回答说:“只要顺着你的自性,逍遥而游,随着一切外缘,放旷而行;本着平常心,而没有圣凡分就右以了”。  后来,龙潭定居于湖南的龙潭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22740930.html
  • 延寿对宗密禅融合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

    rdquo;[6]空寂心,以灵知为性,灵灵不昧,了了常知。知是宗密真心论的本质特征,沿袭了荷泽神会“知之一字,众妙”的精神。   基本方法论之一,是华严禅的方法,简言之...本有末,分别将三教判为儒道教(迷执教)、人天教、小乘教、大乘法相教、大乘破相教(佛不了义教,末教)和一乘显性教(佛了义教,本教)。宗密又以一乘显性教的本觉真心为一源,会通本末,依次融合大乘破相教、...

    董群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95941501.html
  • 吕才的认识论、逻辑思想及其逻辑著述的推测

    虽词约而理弘,实文微而义显。……以其众妙,是以先事翻译。”(同上,页二六二)  这里的“理弘”、“义显”,标帜着吕才是从他的唯物主义“义理”观点,给予了因明论以高贵的评价,从而他对于因明论所作的“...吕才的认识论、逻辑思想及其逻辑著述的推测  综计叙宅经、叙禄命、叙葬书等残文三篇,不过两千二百五十余字,即称引儒家经典十四次(引易和孝经各两次、引春秋三次、引礼记七次),并且都是持以为判定是非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15448152.html
  • 学术史与思想史论著选读与研究

    论辩》,张海晏译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2003。史华兹《古代中国思想世界》,程钢译,江苏人民出版社,2004.葛兆光《众妙——太一、太极、北极与道》,《中国文化》第三辑,香港中华书局,1991。李零...中国经学诠释的特色?5,经典研究例释。 【重点阅读文本】:1,《礼记.大学》首章“大学道……所薄厚者,未有也”。(用朱熹《四书集注.大学章句》,注意朱注分经、传); ...

    葛兆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51150042.html
  • 佛教般若与老子思想比较

    又说万物和大道是不二的,他说:“此两者,同出而异名,同谓玄。玄之又玄,众妙。”[15]“无”和“有”是从同一处出生的,只是名称不同而已。在后面他说“无有入于无间”,也就指出无和有是相互贯通的。  ...观照的宇宙人生的真实状态,观照般若就是指认识宇宙实相的方法。老子的本体论与方法论和佛教般若学的本体论、方法论有相似处;然而由于它们哲学的基本思想不同,老子讲生成论,佛教讲缘起论,所以他们最后所达到的...

    蔡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52860016.html
  • 三玄三要趣谈

    中国思想史的人来说,随即可以联想到老子《道德经》的第一章:   道可道,非常道,名可名,非常名。无,名天地始;有,名万物母。故常无,欲以观其妙;常有,欲以观其徼。此两者,同出而异名。同谓玄,玄之又玄,众妙。   对老子的这一席话,古往今来的注释不知有多少,大家都莫衷一是,可见对这个“玄”是难解极。但是借用佛法,特别是禅宗的方法来看这个“玄”,就相对方便得多。   在前面的章节中,我们曾以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85360746.html
  • 浅谈禅宗的不立文字

    普度众生的神圣使命,可以给众生作为解粘去缚的工具。佛弟子们若能善加利用,则“知之一字,众妙”,否则“知之一字,众祸。”          结语  综观全文,则可了知“不立文字”并非完全否定文字,...会上,以“拈花微笑”的方式,将“清净法眼、涅槃妙心、实相无相、微妙正法”传授给大弟子摩诃迦叶。这被认为是禅初学者“不立文字”最初缘起。而正式标榜“不立文字”的方法是从东山法门开始。但在早期佛经上就以...

    德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120162590.html
  • 初期全真教心性论与禅宗的关联

    讲:“知之一字,众妙”。见空寂知后,自然功行增进而罪业断除,其功用相当于马钰所言“澄湛一性照破万缘一切虚假”,或丘处机所谓“忘识化障”作用。  宗密所以赞成悟后起修,绝非偶然同全真巧合,同样...理念也就顺理成章。  不过宗密的说法在禅宗内部并非主流,很多人对他的观点颇有微词,大慧宗杲就说过:“圭峰谓灵知,荷泽谓知之一字众妙。黄龙死心云:知之一字,众祸。要见圭峰、荷泽则易,要见死心...

    聂 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43664239.html
  • 试论中国佛学有关心性的基本思想

    维摩》为禅门三经说。其关于心性的思想会和那些经论所说的一致,可不待烦言而解。到了后来,禅宗还因宗密扬出荷泽〔神会)的秘传,以“灵知”解人心的本觉,而明言“知之一字,众妙”,甚恐其混同知解,而予以...行为即是招致人生痛苦的原因,如果消灭了这些,就会得着解脱。这自然是一种唯心论的看法,但他们由此推论人心终于能够摆脱烦恼的束缚,足见其自性(本质)不与烦恼同类,当然是清净的了。——这样构成了以明净为心性...

    吕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84866695.html